泛民主運動的反民主思維


Nice written article on why we should support the reform package. We should all enrich our knowledge before making a judgment. Will also post another article on why we should NOT support the reform package easily.

No doubt it is not ideal, but…


 

民主進步,關鍵是人的進步,首先是「民主人」的進步。民主要成功,主張民主的人必須不斷揚棄傳統心態,學習民主思維,培育民主文化。可惜,香港泛民運動的精英們長期自滿於對民主辭藻的一知半解,堅持民主辭藻包裝下的夾雜廣東族村、英國殖民與俠客小說的思維定式,不進反退,日漸走向反民主。本文將分析這些思維定式。

黑白兩分

民主思維強調多元五彩和漸續分類,而反民主思維堅持黑白兩分,非此即彼。譬如政改方案,有中央確定的政治篩選方案、港人期盼的自由競選方案、維持現狀的原地踏步方案。競選當然比篩選更民主,據筆者估算,民主4至9倍。但篩選讓數百萬港人選特首,而原地踏步讓1200個選委選特首,儘管兩者都是篩選候選人,篩選還是比原地踏步民主得多——民主2700多倍!

政改方案不計其數,上述「黑灰白」的分類已是極度簡化,但對泛民精英還不夠簡化。他們只接受「黑白」兩分,說自己的方案是真的,別的方案是假的;他們不承認,絕少純粹的善惡,常態在中間,區別在程度;他們學古代俠客,發誓除惡揚善,否決假普選,好似不知道自己是發誓原地踏步,阻滯民主進程。

在8.31決定之前,泛民力量為了動員港人反對篩選而稱之為假普選,當時看是有效的宣傳策略;現在看,那是政治近視。筆者當時提出「多訊制」最民主,比競選制更民主4至9倍,因此而批評競選制,更批評篩選制,但從未把後兩者說成是假的。8.31決定之後,篩選或原地踏步成為僅剩的選項,泛民精英卻還堅持黑白思維,堅稱政改方案是假普選,把一時的宣傳口號當成長期的政治戰略!於是,香港有可能創造人類民主史上的奇蹟:專制政府提議授予數百萬人投票權,民主派否決議案,成功捍衞小圈子選舉制度,從而在此關鍵議題上實現政治大轉換:泛民主派轉換為反民主派,而建制派轉換為民主派。

敵我分明

現代民主理念對事不對人,以不公平的觀念為敵,而不以任何人或人群為敵。這要求民主派以平等、平和的心態處理利益矛盾,通過抗爭、博弈、交流、談判、妥協、合作贏得社會的盡快進步,而不把對手當作敵手。不幸,自「六四」以來,泛民群體始終以中央政府為敵,認為反北京就是爭民主,遵循毛澤東的教條,凡敵人反對的就擁護,凡敵人擁護的就反對。過度抗爭促成北京的過度防衞,形成相互防衞、相互攻擊的惡性循環。

防衞心態籠罩下的中央政府對香港政改取態保守,但也時常顯示開明,例如上一輪政改同意2012年立法會新增10席,每席都由民選產生。此類民主舉措迫使泛民抉擇:反中還是民主?民主黨就2012政改妥協,標誌該黨為民主放棄反中;泛民力量懲罰民主黨,意味泛民為反中犧牲民主。今天,面臨2017政改的歷史性選擇,泛民力量正面臨歷史性考驗:是真心要民主進步,還是執意與北京為敵?

反中歧視

泛民的政治敵意的對象並不限於中央政府,而是包含本土香港人以外的絕大多數中國人,甚至包含內地背景的香港居民,尤其是其中膽敢涉足香港政治者;反中國與求分離、爭民主、保自由、護本土的訴求夾雜在一起,好像這5種訴求天然合一。事實上,反中、分離並非民主、自由和本土的必需內容。不分青紅皂白地敵視任何國家、任何族群,都與民主、自由、本土理念所依據的多元、包容與和平哲學格格不入,尤其當對方整體上無意為敵時。

現代民主理論重視人的個體屬性,強調人人平等,而無論其群體屬性。與之相對,歧視心態(discrimination)強調個人的群體屬性,認為人分三六九等,優劣善惡取決於其種族、膚色、性別、出生地、成長地、方言口音或家庭出身。香港的政治歧視,突出地表現為排斥「外人」——根據成長地和方言口音而非公民或居民身份定義的「外人」,特別是內地背景、內地口音的人。作為國際大都市的香港,人口構成多元,但政治核心圈中的「外人」卻是絕無僅有,就是這種歧視心態的後果之一。

歧視性反中損害民主運動的道德形象,更帶來昂貴的政治成本。絕大多數中國人,其中包括支持自由民主、同情本土理念的內地知識分子和海外中國人,以及很大比例的香港新移民,不關心、不同情甚至反感香港泛民運動,其中許多人要求中央政府對港強硬,形成不容忽視的政治壓力。

貴族心態

否決政改方案的理由之一,是全民投票會予北京篩選的特首虛假的認受性或正當性(legitimacy)。換言之,為了阻止中央統治獲得認受,必須剝奪香港人民的投票權。這是明顯的反民主。但泛民精英與群眾被敵我和反中心態沖昏了理智,而無法看到、無力承認自己的反民主舉措。

所謂「認受」,指人民依法認可和接受統治,認受的決定權在於人民與法律,而不在精英。政改方案下,若篩選產生的候選人不得人心,港人有多種方法拒絕認受,如不投票、投白票、投廢票、民間投票或網上投票;若選民踴躍參與官方投票,通過高投票率和大量支持票選出新特首,就是表達認受。

否決政改方案,就是要剝奪人民通過投票表達認受的權利,把判定政權認受性的權力控制在自己手中。這是貴族心態。

虛榮私利

有泛民領袖私下承認,通過政改比原地踏步好。但既已發誓否決,如若食言,顏面盡失,更會遭泛民選民懲罰,丟失權力地位。

於是問,民主進程與顏面權力,何者為重?已知發誓是失策,不肯公開承認、不願負責買單,一心維持顏面權力,寧願葬送民主進程,這豈是真民主派應有的心態?

立法會政改表決將是歷史的分水嶺,若泛民議員否決政改案,那標誌泛民主運動的自殺和正式蛻變為反中運動,並加速走向極端化和邊緣化。若至小部分泛民議員幫助通過政改案,那標誌泛民主運動跨出了真正求民主的關鍵一步,可能就此走出華而不實、單純抗爭的童年。

By 趙心樹_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榮休教授

You Are Not Alone


Ignorance is the biggest enemy of progression of society and humanity. Ignorance is however, an easy obstacle to be removed. Do governments around the globe have the determination to carry it through. Have the minority groups done what you could do to be as visible as possible? Did you stand up for others when they got pick on? Race, sexual orientation, nationality don’t really matter.